• [切换]
  • 粤港澳大湾区商业联合会

    扫一扫关注

    当前位置: 首页 » 企服资讯 » 励志创业 » 正文

    创业者盯上运营商的生意

    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4-08-15 06:40:10    浏览次数:14    评论:0
    导读

    其实我一直很好奇,在语音IM市场已经有了统治级的微信和手Q,以及Line、米聊等众多二线产品后,为何还有那么多同类产品出现,比


    其实我一直很好奇,在语音IM市场已经有了统治级的微信和手Q,以及Line、米聊等众多二线产品后,为何还有那么多同类产品出现,比如大公司的来往、易信、youni,创业团队的什么微爱、双双、我聊。莫非真的是项目已做了几个月,不做完不好意思?

    为解答这个问题,我最近转了几家语音IM领域的创业公司,惊讶地发现,人家不是要去跟微信死磕,他们盯上的根本就是运营商啊。

    小众IM的有趣逻辑:运营商的价值会逐渐剥离出来

   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小众的、垂直的语音IM,比如做情侣私密沟通的IM、主打私密通讯的,这些产品的目标用户数往往只有几百万,与微信相比,真的是九牛一毛,这样低的用户数如何建立起商业模式?

    话说,第一视频控股的邻讯最近发了个语音IM:邻讯VIC,在他们发布会上,当我质疑他们走了窄路时。邻讯CEO王海拉这样回应:

    “最多是险路,而不能说是窄路,通讯一定是个巨大的市场。你可以看下运营商的总体市值,这是一个以万亿记的市场,这个价值一定会逐渐剥离出来,微信一个产品肯定吃不完。”

    从这种角度算下:最新数据是,中国移动的ARPU是66元,如果小众语音IM能够切下其中10%的的收入,即6.6元,乘以百万用户,其月收入即可达到660万。

    当然上述算放过于理想化,但确实可以看出小众语音IM确实有前途的。

    因此,我们可以导出小众语音IM在发展中的几个要点:

    1.用户数量没有意义,数据量才有意义。

    2.社交不是语音IM必备的功能。

    3.对运营商的替代功能越强越好,语音通话、语音IM、视频通话都应该加入其中。

    4.相比新鲜的功能,保证通讯质量才是最重要的。

    5.找到一种核心卖点,可以主打私密、通讯质量、高端通信等等,反正要有一定差异化。

    一种全新的玩法,软运营商

    除了C端的产品,企鹅君最近还接触了一种“软运营商”的玩法,这个玩法在国外已经有实践公司,其中最大牌的就是Twilio,玩法是建立Paas云平台,将各种通讯服务模块整合为接口,如果其他公司需要在产品中加入通讯模块,只需要直接购买Twilio的相应接口即可,不用做开发,也不用考虑通讯稳定性,一切交给Twilio。

    我最近也拜访了国内首家做这种Paas云通讯平台的公司:云通讯,该公司实际为H股上市公司高阳科技(一家软件公司)内部孵化项目,已经获得了红杉资本的A论投资。

    其业务模式与Twilio很相似:通过购买阿里云或自建IDC机房,搭建云平台->开发各类通讯模块->作为服务商,向客户出售通讯技术接口。

    目前云通讯服务的客户有以下几种:1.远程咨询,这部分客户上线的产品有70多款,其中比较有名是在线医疗领域的好大夫在线和春雨掌上医生。2.企业CRM,这部分的客户有明道等。3.手机游戏。4.社交产品、语音IM。云通讯总经理孙昌勋表示,手机游戏和社交App的客户如今成为公司的重点。

    从业务模式上分析,云通讯提供了完整的互联网通讯能力,甚至语音通话、视频通话、短信等,可以说,这就是个没有硬件建设的软运营商。对于运营商的关系,孙昌勋承认从运营商手里购买带宽的同时,也确实抢占了运营商没发力的一部分市场。

    相比C端的语音IM,软运营商的玩法其实更接近于所谓OTT,提供完整通讯能力的与端通讯平台才是真的让运营商管道化。

     
    (文/小编)
    打赏
    免责声明
    • 
  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,作者: 小编。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http://www.ghmhk.com/toutiao/show-3762.html 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greenchanhk@163.com。
    0相关评论
     

    (c)2008-2019 Template to www.lingtouyangqifu.com/ All Rights Reserved

    粵港澳大灣區商業聯合會